2015-11-27 09:15:06 浏览次数:1083
-———连续两年作为我省唯一赴台参加两岸医疗品质促进交流竞赛活动的医疗机构,国宇通过不断的境外学习交流,持续提升医疗品质
文章发表:厦门日报 20151026 第6版
图/厦门国宇提供
国宇始终坚持高品质医疗,持续学习提升。继国宇医学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委lSO15189认可后,国宇积极导入台湾“医疗品管圈”理念,今年一次性选派近30人赴台湾进行专业医事培训,这在大陆同行中尚属罕见,足见国宇进一步提升医疗品质的决心。为了使国宇的医疗水平和服务品质不断地向更高标准看齐,国宇更是两度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医疗机构,参加台湾医策会举办的两岸医疗品质促进交流竞赛活动,与台湾的医疗机构同台比武,并两度获奖,通过比赛持续提升医疗品质。
本报讯 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往往为了理想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作为海峡两岸具影响力的专业健检机构,厦门湖里国宇门诊部(以下简称国宇)一向以“具国际视野的高品质医疗”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从来不惜“大手笔”提升高品质医疗,展示了“国宇品质梦”的远大抱负。在积极参与和推进海峡两岸医疗机构及医事活动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国宇更是走在大陆业内前列,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度作为我省唯一一家医疗机构赴台参加了由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以下简称医策会)举办的两岸医疗品质促进交流竞赛活动并两度获奖,上周载誉而归。
参赛初衷:品质改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投入
据了解,国宇在去年首次参赛后,就看到了与台湾同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发展和改进的目标,坚定了用国际化视野打造学习型团队,坚守高品质医疗,追求卓越服务的信念。正如国宇掌门人郭东宇所说:“品质改善意味着终身投入,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专注、持续进行高品质医疗的改善和提升,是国宇不变的坚持。”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国宇此次二度参赛,但初衷不变,郭东宇带队参赛时常对他的团队说:“我们不在乎获得什么奖,关键是参加交流的医疗机构都是两岸知名的医疗单位,我们能有幸参加这样的‘武林大会’,与两岸高手过招,这对国宇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我们要以空杯的心态,学习两岸同仁的先进经验,向国际JCI认证——这一全世界公认的代表最高水平的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医疗服务标准迈进。”
参赛前,医策会评审专家一行就专门到国宇实地考察与交流,评审专家十分认可国宇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对国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状况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希望国宇持续改进,完善创新,将医疗品质提升到更高标准。
选题大胆:用国际化视野挑战业内前沿课题
此次,国宇参加两岸医疗质量促进交流竞赛活动,选择的竞赛主题是“绿叶圈,降低受检者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该选题在大陆业内属前沿性的高难度选题,这与国宇一直以来“树立行业标杆地位”的追求不谋而合。国宇总经理郭东宇就说,国宇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高品质医疗加感动服务是国宇存在的唯一理由”,将高品质视为国宇的生命线,并以此为动力长期坚持改进,持续提升。
据介绍,目前在国际上,低剂量螺旋CT检查已成为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最常用的临床工具,美国国家肺癌筛查实验是目前证据水平最高,说服力最强的肺癌筛查研究。而大陆业界是在2012年后才逐步引进低剂量CT筛查肺癌技术,关于低剂量的把握是个业内难题,首先是不能因为剂量不够而导致拍出的片不清楚,其次是低剂量的大小多少合适也没有个行业标准。“台湾的医疗与国际接轨早,医疗品质精致、充满人文关怀,并且有像台北医学大学这样在台湾乃至亚洲都享有盛名的医科大学,它有三所附属医院,均已通过国际标准化的医院管理认证——JCI认证,有着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和临床、教学、科研水平。台湾的医疗品鉴竞赛活动已经有15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为医疗质量的推手。”郭东宇说,国宇此次特地选择了这样一个业内前沿的选题来进行攻关,就是想通过品管圈的交流,在不影响影像清晰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从而达到受检者安全检查的目的。这样做无疑是符合国宇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且可以与两岸同仁深入交流,得以提升。
获益良多:领先业内向“循证医学”迈出关键一步
率队参加两岸医疗质量促进交流竞赛活动的郭东宇感触良多,他说,台湾地区对于医疗品质的控制十分独到,并且形成了“品管圈”,通过与台湾“品管圈”同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沟通,在两岸高端医疗论坛的交流中,学习借鉴了大量先进的品质管理方法和经验。郭东宇同时解释了国宇看重台湾的医疗的原因,他说:“海峡两岸共同的语言、相通的文化背景使我们的交流没有隔阂,同时,台湾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早在2012年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亚洲新视野:台湾医疗奇迹》介绍:台湾地区医疗技术在国际间早已享有盛名,全球前200大医院中,台湾地区就占了14家,仅次于美国及德国,排名全球第3,是亚洲第1。同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地区列为世界第2名,仅次于瑞典。因此,国宇很注重通过积极参与和推进海峡两岸医疗机构及医事交流合作来提升高医疗品质。
此次是国宇第二次赴台参赛,郭东宇更是看到了大陆的循证医学与台湾的差距。他说,就拿抗生素的使用为例,据了解在台湾的医院给病人用药到第三天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抽血检查抗生素在人体血液中的浓度,从而评估其对细菌的抑菌杀灭作用和肾毒性,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性,从而确定后续的用量,以使抗生素的使用既有治疗作用,又能降低毒性,参照依据均来自全球各大医学数据库。而大陆的做法更多的是按抗生素说明书的用量使用,或者凭经验。国宇此次参赛的选题“绿叶圈,降低受检者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也是国宇向台湾同仁学习,向循证医学迈出的关键一步,CT扫描辐射剂量的确定与抗生素的使用是同样的道理,既要保证CT拍照成像的清晰,又要降低对受检者的辐射,这个低剂量标准的确定就需要有研究数据来支持,才能使胸部的低剂量CT扫描流程更加规范,让客户更加放心、安心地进行检查,实现绿色体检,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国宇通过参赛选题的研究,取得不少令业内刮目相看的成果。他们发现,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管电流”、“管电压”、“螺距”、“DLP”、“呼吸屏气训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进而得出结论:尽管CT检查是安全的,但其扫描过程中所产生的辐射,由于个体差异,剂量累积效应的不同,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这些影响中,“扫描参数的设置”和“呼吸屏气配合不够”占总问题的88.63%。关于受检者呼吸屏气不熟练的问题,国宇专门进行了对策研究,对策内容包括:降低管电流、管电压;增大螺距;预制语音提醒;现场呼吸屏气示范;设定CT扫描图像及胶片质量评定标准等。对于关键的扫描辐射剂量的控制,国宇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参赛的选题研究成果撰写了论文《品管圈在降低受检者胸部CT扫描辐射量中的应用》,获得了“第九届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提名。
通过参加这样的两岸高水平赛事练兵,两度率队参赛的国宇掌门人郭东宇更坚定了将“品管圈”引入到国宇的决心。他说,将逐步在各部门间开展富有国宇特色、符合国宇发展的品质管理活动,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中来;同时开展内部品管圈竞赛,定期评比,形成良好的全员品管圈氛围。明年将再挑选最优秀的团队参加医策会的医疗品质竞赛活动。
【名词】
医策会
台湾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品质策进会成立于1999年,系由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台湾医院协会、台湾私立医疗院所协会等共同捐助成立的组织,其设立之宗旨为:协助台湾医疗质量政策之推展及执行、医疗质量之认证、辅导医疗机构经营管理、促进医病关系和谐、提升台湾医疗质量。
医策会一贯以严谨、诚信、公正的态度,办理各项评鉴、认证、访查,深受各界信赖,不仅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更是亚洲第一个、全球第八个通过国际健康照护质量协会认证的专业评鉴机构。同时亦致力于宣导品质与病人安全理念、推广品质管理工具之运用以及医事人员教育训练,藉以协助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及健康照护专业人员提升医疗品质。医策会的使命是“医疗品质的推手”,未来将持续努力,积极建立与民众及医界的伙伴关系,共同提升健康照护质量,期许民众能够获得安全、优质、有效益且具人性关怀的健康照护。
【赛事介绍】
医疗质量交流赛
由台湾扩至两岸
据介绍,医策会举办的医疗质量促进交流竞赛自2000年实施至今已迈进第16年,参与的医疗卫生机构家数及团队数不断扩大。透过竞赛机制,不仅选拔出台湾各地医疗卫生质量优良之机构、单位或团队,更建构医疗机构间之交流学习平台,共同提升全台湾之医疗质量,也成功藉由竞赛活动,激励医界互相标杆竞技,成为打造医疗质量最高荣誉的舞台。
为扩大参与竞赛交流的对象,医策会于2012年开始举办两岸医疗品质促进交流竞赛活动,今年总计有98家医疗机构,432个团队报名参赛(主题类174 队、系统类9个团队、实证医学应用类107队、拟真情境模拟类47队、智慧医疗类83队以及12个大陆团队)。为提升竞赛效益,扩大医疗机构参与,各类竞赛发表现场皆开放医界伙伴进行观摩学习,以达提升医疗品质之目的。
【链接】
诊断早期肺癌:
低剂量CT检查是国际前沿
美国国家肺癌筛查实验是目前证据水平最高,说服力最强的肺癌筛查研究,筛查组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照组每年拍胸片一次,结果发现筛查组发现的早期肺癌比例更高,筛查组肺癌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20.3%,总死亡率降低6.9%。美国癌症学会2013年1月更新肺癌筛查指南,支持对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当前吸烟或过去15年内已戒烟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美国癌症学会的研究显示,美国共约860万人适合接受肺癌筛查。若符合筛查的人群能够完成筛查,每年将有12250例肺癌死亡病例得以避免。在不同国家中,肺癌筛查的获益、实施费用以及潜在风险的评估必须建立在该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背景下。因此,制定出符合我国特点的筛查政策以及质控、专业资格认证等具体细则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目前,低剂量螺旋CT检查已成为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最常用的临床工具。首先,CT较常规胸片敏感。早期肺癌行动计划(ELCAP)研究发现,CT所发现的Ⅰ期肺癌是胸片的6倍。其次,CT检查无创、快捷,目前技术条件下,患者屏息数秒即可完成胸部扫描,放射剂量仅相当于一个人全年自然环境放射总量。不仅如此,随着技术进步,CT检查的放射剂量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I-ELCAP)所发现的肺癌,Ⅰ期肺癌占80%以上,接受手术的Ⅰ期患者,十年生存率92%,因此可以认为,LDCT普查可以发现能够治愈的肺癌,推测年度LDCT筛查可以减少80%的肺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