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9:19:58 浏览次数:3344
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并不清楚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如果看到肿瘤标志物中的某项增高了,生怕自己患上了肿瘤,变得寝食难安。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标志物升高一定是患上肿瘤了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由于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和其他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
而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时,有一定程度表达或产量甚微,可在肿瘤患者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
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可以辅助诊断肿瘤、指导临床治疗、监测复发转移及判断预后。
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非常之多,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其他手段综合考虑其价值。
肿瘤标志物有什么意义?
肿瘤标志物
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查肿瘤标志物主要是为了
1.高危人群早发现
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可先于X线、超声、CT、MRI或PET-CT等物理检查。
2.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
对于肿瘤人群来说,肿瘤在综合治疗后是否有复发、转移医生可以参考肿瘤标志物来初步做个判断,尤其是术前或治疗前肿瘤标记物高的人群,随访肿瘤标记物则更有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结果 一般不会是“零”
因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生长出100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也会长出1-20个“癌细胞”。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零”,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免疫系统能及时的处理掉这些癌细胞,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肿瘤
虽然说“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 但良性肿瘤、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
为什么?因为饮酒、进补、服用某些药物、炎症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超标。例如肝Ca的标志物是AFP,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
即使没有癌症,但肿瘤标志物持续异常,也可能说明身体在发出警报了——身体环境适宜癌细胞生存,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杀灭癌细胞,体内癌细胞偏多,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了!
肿瘤标志物仅仅是辅助诊断
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非常之多,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其他手段综合考虑其价值。同一种肿瘤含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出现在多种肿瘤,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的价值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患有恶性肿瘤。
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动态监测更有利于良恶性疾病的诊断。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主要见于消化系统肿瘤,如肠Ca、胰腺Ca、胃Ca等;其它肿瘤如肺Ca和乳腺Ca人群中也可以增高,特异性不强;在吸烟人群及一些良性病变如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肺结核等人群中也可出现一过性增高。
甲胎蛋白(AFP):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细胞肝Ca,在生殖腺胚胎肿瘤(睾丸Ca、卵巢Ca、畸胎瘤)、胃Ca或胰腺Ca也可升高;良性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妊娠时也可升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特异性较强,升高主要见于前列腺Ca,而f-PSA/t-PSA比值对诊断前列腺Ca更有意义,若比值<0.1提示前列腺Ca;良性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也可增高。
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是胰腺Ca首选的肿瘤标志物,其次是胆囊Ca及胆管Ca。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最初在卵巢Ca中发现明显升高,后来在肺Ca恶性渗出液中也发现CA125存在,部分肺Ca患者血清的CA125也有不同程度升高,良性卵巢瘤及子宫肌瘤也会增高。
糖类抗原153(CA153):升高多见于乳腺Ca,一些肺部肿瘤及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也可见其增高。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存在于肺、咽、食管等恶性肿瘤中,特别是鳞状细胞Ca,因此是肺鳞Ca较特异的标志物,升高的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少数良性病变如肺部感染、皮肤炎、肾衰及肝衰患者中也可增高。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肺鳞Ca和肺腺Ca均可见CYFRA 21-1表达,尤其是肺鳞Ca,因此CYFRA 21-1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中升高明显,同时也是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异性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Ca也可升高。一些良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及其它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中NSE也可升高。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C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小细胞肺Ca的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也有一定作用。10%-30%左右的非小细胞肺Ca也会出现ProGRP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较小。